如何找实习单位
发布日期:2015-03-11浏览:1499
暑期将至,很多大学生开始找工作、找实习单位、找暑期工等等,最近我公司旗下的植涯(职涯)俱乐部(年轻人成长发展的服务平台)也收到不少学生们的需求甚至是种渴望。其中,我虽然感受到了些许无奈,但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朝气,孩子们越来越积极和主动了。
但是,学生们努力了很久,却找不到单位录用。不少同学开始找原因,有些归结于本科前两年绩点不高,转而投向考研,希冀“重新来过”;有的归咎于证书不多,于是盲目考证,英语六级低了一两分,也硬要重考;有的归咎于兼职或实习经历太少,于是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地实习。
因而,更多的同学开始努力寻找实习单位,预通过实习敲开就业之门。那么,到底应该如何找实习单位、如何把握实习机会?
职业规划:找实习,先从找自己开始
如果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哪些优势、适合做什么工作,求职必然是盲目的海投。
关于职业规划的五个问题
一、我在哪方面具有优势,让我胜于其他人?
二、我有哪些兴趣?这些兴趣适合做哪些行当?
三、我的性格是怎样的?和人、事、概念、数据有关的事情,我更喜欢哪一类?
四、我的价值观是怎样的?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我追求的?
五、我的优势、性格、兴趣、价值观,适合哪些行业、雇主、职位?它们具体是做什么的?
首先,怎样确定自己的核心优势?可以先盘点一下所有过往的“好经历”,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上的都可以,目的是要从这些“好经历”中提炼出引领你成功的“因子”,那就是你的优势。有了“好经历”,就要对它们进行提炼:用一个短语概括该经历体现的技能,例如良好的口头交流、自主性强、有胆识、创造性等。再对这些短语按照“人、事、数据、概念”四个维度进行归类,你会发现自己的优势集中在某几块领域。
第二,如何判断自己的职业兴趣?推荐国际上通用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,完成测评后会得到一组代码,比如“R(现实型)-A(艺术型)-S(社会型)-E(企业型)-C(常规型)-I(思考型)”中的一至三位字母的组合,代表了你的职业兴趣类型,这又指向了一个职业族群。
按照美国大学考试中心开发的“工作世界地图”,把工作系列分成12个区域。一个工作系列的位置是基于其首要的工作任务:数据、概念、物、人。六种职业类型(霍兰德分类)在地图的边缘标了出来,并细分出26类职业族群。选择何种职业族群并没有严格的界限,相邻的职业也可以参考。
应聘岗位:参与其中,先熟悉游戏规则
大型企业在招聘实习生时会专门做一个实习生项目,例如IBM的蓝色之路。除常规的收简历、单面外,也会采取笔试、群面等,形式不亚于常规岗位的招聘。要参与其中,必须先熟悉游戏规则。
先说群面。群面通常有两种类型: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。前者更注重求职者在团队中的角色,后者更侧重逻辑分析能力和商业敏感度。通常来讲,群面是职场中团队合作的一个缩影,是“竞合”的体现。
同学们首先要了解自己适合扮演的角色。角色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要对应自己的性格,和团队中的相对位置。两个原则:做真实的自己,并且对团队的最终方案作出较大的贡献。
还有一些忌讳。比如面试者要懂得控制时间、掌握分寸。根据BruceTuckman的团队发展阶段理论,一个团队的演变一般经历四个阶段——组建期、激荡期、规范期、执行期。那么在小组讨论刚开始,就提议进行投票表决是不恰当的,应当让组员进行充分讨论,在脑
力激荡之后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再进行表决。在小组讨论的最后阶段,当大家快形成结论时再提出方向性的异议,也显得不合适。如果有异议,最好在前期就提出,这样有利于团队的效率。
群面的技巧:
1.仔细倾听别人的想法并给予反馈
2.及时对别人正确的想法予以支持
3.适时提出观点,并设法得到小组成员的支持
4.对别人的方案提出创造性的改进
5.在混乱中引导讨论走向正确的方向
6.在需要妥协的时候妥协,以便小组在截止时间前达到结论
7.能够对整个讨论进行领导
忌讳的行为:
1.完全忽略别人的论述
2.不友好地打断别人
3.啰嗦
4.太负面的语言表述
5.搬出教条的模型以期压服别人
6.否定一切,过于激进
积累经验:在实习中,找到你的职场贵人
美国就业部门曾作过一项联合调研,结果显示企业招聘的渠道和求职者的求职策略呈反比状态,也就是说企业80%的招聘渠道,只有20%的求职者会使用。当大多数求职者还停留在网上海投时,大多数企业招聘通常先考虑内部招聘或内/外部推荐,因为成本较低并且可信任度高。
找实习单位也是一样。这里来说说一位上外女同学的例子。刚入校时,她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国际学生社团,为了在邀请HR和职业经理人来校做讲座时便于沟通,就印了自己的第一套名片。后来,她打听到在市区有各种白领聚会、商业论坛、海外商学院举办的校友活动等,她觉得那里能结交更多的职场贵人,便积极参与其中。在此期间,她有了第一套正装、学会了社交的商务礼仪,更重要的是越来越有职业素养,每次活动结束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所有新认识的人发一封跟进信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注意与他们保持联络,比如约他们喝咖啡,向他们了解职场信息,也让这些潜在的贵人更加了解她。到大三找实习时,她很轻松地获得不止一个实习机会。这就是职场人脉的作用。
在新加坡、美国,不少大学就业中心给学生开设的求职技巧课程中,都有一门叫“建立职场人脉”。我见过很多外国学生大一时就有了自己的名片。所以,我的建议是,同学们先印一套名片,没有工作称谓也没关系,重要的是这张小卡片是你在社交场合的自我象征。然后参加一些职场新人和职业经理人的聚会,例如商业论坛、校友聚会、商会举办的酒会等。
接下来,你要做的就是“打开你自己”,勇于和陌生人交流。记住,这个过程不能太急于求成,从认识到深入了解,再到给你帮助和机会,是一个自然的过程,要避免过于功利。
最后,祝愿同学们顺利找到实习单位或者理想工作。也欢迎大家关注“植涯”俱乐部(Career Club),希望它能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。
但是,学生们努力了很久,却找不到单位录用。不少同学开始找原因,有些归结于本科前两年绩点不高,转而投向考研,希冀“重新来过”;有的归咎于证书不多,于是盲目考证,英语六级低了一两分,也硬要重考;有的归咎于兼职或实习经历太少,于是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地实习。
因而,更多的同学开始努力寻找实习单位,预通过实习敲开就业之门。那么,到底应该如何找实习单位、如何把握实习机会?
职业规划:找实习,先从找自己开始
如果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哪些优势、适合做什么工作,求职必然是盲目的海投。
关于职业规划的五个问题
一、我在哪方面具有优势,让我胜于其他人?
二、我有哪些兴趣?这些兴趣适合做哪些行当?
三、我的性格是怎样的?和人、事、概念、数据有关的事情,我更喜欢哪一类?
四、我的价值观是怎样的?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我追求的?
五、我的优势、性格、兴趣、价值观,适合哪些行业、雇主、职位?它们具体是做什么的?
首先,怎样确定自己的核心优势?可以先盘点一下所有过往的“好经历”,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上的都可以,目的是要从这些“好经历”中提炼出引领你成功的“因子”,那就是你的优势。有了“好经历”,就要对它们进行提炼:用一个短语概括该经历体现的技能,例如良好的口头交流、自主性强、有胆识、创造性等。再对这些短语按照“人、事、数据、概念”四个维度进行归类,你会发现自己的优势集中在某几块领域。
第二,如何判断自己的职业兴趣?推荐国际上通用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,完成测评后会得到一组代码,比如“R(现实型)-A(艺术型)-S(社会型)-E(企业型)-C(常规型)-I(思考型)”中的一至三位字母的组合,代表了你的职业兴趣类型,这又指向了一个职业族群。
按照美国大学考试中心开发的“工作世界地图”,把工作系列分成12个区域。一个工作系列的位置是基于其首要的工作任务:数据、概念、物、人。六种职业类型(霍兰德分类)在地图的边缘标了出来,并细分出26类职业族群。选择何种职业族群并没有严格的界限,相邻的职业也可以参考。
应聘岗位:参与其中,先熟悉游戏规则
大型企业在招聘实习生时会专门做一个实习生项目,例如IBM的蓝色之路。除常规的收简历、单面外,也会采取笔试、群面等,形式不亚于常规岗位的招聘。要参与其中,必须先熟悉游戏规则。
先说群面。群面通常有两种类型: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。前者更注重求职者在团队中的角色,后者更侧重逻辑分析能力和商业敏感度。通常来讲,群面是职场中团队合作的一个缩影,是“竞合”的体现。
同学们首先要了解自己适合扮演的角色。角色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要对应自己的性格,和团队中的相对位置。两个原则:做真实的自己,并且对团队的最终方案作出较大的贡献。
还有一些忌讳。比如面试者要懂得控制时间、掌握分寸。根据BruceTuckman的团队发展阶段理论,一个团队的演变一般经历四个阶段——组建期、激荡期、规范期、执行期。那么在小组讨论刚开始,就提议进行投票表决是不恰当的,应当让组员进行充分讨论,在脑
力激荡之后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再进行表决。在小组讨论的最后阶段,当大家快形成结论时再提出方向性的异议,也显得不合适。如果有异议,最好在前期就提出,这样有利于团队的效率。
群面的技巧:
1.仔细倾听别人的想法并给予反馈
2.及时对别人正确的想法予以支持
3.适时提出观点,并设法得到小组成员的支持
4.对别人的方案提出创造性的改进
5.在混乱中引导讨论走向正确的方向
6.在需要妥协的时候妥协,以便小组在截止时间前达到结论
7.能够对整个讨论进行领导
忌讳的行为:
1.完全忽略别人的论述
2.不友好地打断别人
3.啰嗦
4.太负面的语言表述
5.搬出教条的模型以期压服别人
6.否定一切,过于激进
积累经验:在实习中,找到你的职场贵人
美国就业部门曾作过一项联合调研,结果显示企业招聘的渠道和求职者的求职策略呈反比状态,也就是说企业80%的招聘渠道,只有20%的求职者会使用。当大多数求职者还停留在网上海投时,大多数企业招聘通常先考虑内部招聘或内/外部推荐,因为成本较低并且可信任度高。
找实习单位也是一样。这里来说说一位上外女同学的例子。刚入校时,她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国际学生社团,为了在邀请HR和职业经理人来校做讲座时便于沟通,就印了自己的第一套名片。后来,她打听到在市区有各种白领聚会、商业论坛、海外商学院举办的校友活动等,她觉得那里能结交更多的职场贵人,便积极参与其中。在此期间,她有了第一套正装、学会了社交的商务礼仪,更重要的是越来越有职业素养,每次活动结束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给所有新认识的人发一封跟进信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注意与他们保持联络,比如约他们喝咖啡,向他们了解职场信息,也让这些潜在的贵人更加了解她。到大三找实习时,她很轻松地获得不止一个实习机会。这就是职场人脉的作用。
在新加坡、美国,不少大学就业中心给学生开设的求职技巧课程中,都有一门叫“建立职场人脉”。我见过很多外国学生大一时就有了自己的名片。所以,我的建议是,同学们先印一套名片,没有工作称谓也没关系,重要的是这张小卡片是你在社交场合的自我象征。然后参加一些职场新人和职业经理人的聚会,例如商业论坛、校友聚会、商会举办的酒会等。
接下来,你要做的就是“打开你自己”,勇于和陌生人交流。记住,这个过程不能太急于求成,从认识到深入了解,再到给你帮助和机会,是一个自然的过程,要避免过于功利。
最后,祝愿同学们顺利找到实习单位或者理想工作。也欢迎大家关注“植涯”俱乐部(Career Club),希望它能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。